我真的想回潮汕,营老爷!
春节各地有着各种各样的习俗
守岁、贴年红、压岁钱、祭祀
在潮汕地区
拜老爷是祭拜祖先、神明的习俗
从明代中期一直流传至今
正月里拜老爷
更是头等大事
事关家宅一年兴衰
各地“营老爷”场景更堪称盛大
“营老爷”是广东省潮汕地区的汉族民俗祭祀文化活动,也称“迎老爷”“游神赛会”“迎神”“社火”“社日”等。“营”为潮州方言用词,有“回绕”和“畛域”的意思。“老爷”在潮汕地区是指一个镇或村的守护神。
潮汕各地的“老爷”名目众多,其中有城隍、关爷、妈祖等“官方认证”的神明,也有南极大帝、玄天上帝、吕祖等佛道诸神,而民间奉祀的神更多,如三山国王、安济圣王、双忠圣王、水仙爷、珍珠娘等。
每年年初,潮汕地区都有营老爷的风俗。就是将神像从庙里请出来,到村子里游行,在一个地方举行拜祭仪式,然后再送回神庙安放,相传可以带来好运气并且保一年平安。
各乡寨择日轮流进行,内容也略有不同。除了举行攘灾祈福仪式之外,潮剧、皮猴戏、英歌舞、敲锣鼓、挑花篮、扛标旗、舞狮、舞麒麟、舞蜈蚣、舞海鲜等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也会上演。
标旗队
标旗队是穿着各色各样潮剧戏服的花旦与小生们个个肩膀上扛着顶一面大旗,大旗上面绣着栩栩如生的龙与凤和一句吉祥的成语,如风调雨顺、百业兴旺、五谷丰登等等。
锣鼓队
英歌舞
英歌舞是汉族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潮汕地区,是潮汕地区最具观赏性的民间艺术之一。它被认为是扬正压邪、吉祥平安的象征。2006年5月20日,英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英歌是一种壮美阳刚的汉族男性群体舞蹈,主要表现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豪情斗志和英雄气概。表演者勾画风格独特的脸谱,按梁山伯英雄形象造型,着武士服,紧身短打,手执特制双短棒叩击起舞,并配以锣鼓、螺号演奏。
英歌表演风格威猛、雄浑、粗犷、豪迈,体现了中华民族果敢、坚强、团结战斗、勇往直前的可贵品格和精神风貌。
舞狮
其中,舞青狮是潮汕地区最具特色的狮舞。狮头由木板、泥土等材料构成,狮脸为青色,前额突出,眼似铜铃,狰狞威猛,一抹洁白的眉毛特别醒目;狮身较为简单,通常用被单、布条等充当。舞动时青狮嘴巴张合时会发出“咔咔”声,好似木盒子合上时碰撞的声音,故也俗称“盒子狮”。
潮剧
潮剧,主要流行于潮州地区,以潮州话演唱,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俗称“潮调”、“潮音戏”、“白字仔戏”,明末已在闽南的诏安、云霄、平和、东山、漳浦等地广为流传。
澄海盐灶拖神
潮汕游神最著名的莫过于澄海盐灶乡游神,叫做“辑老爷”,堪称世界民俗的奇观、中国最暴力游神!每年游神赛会节日一到,中阄者便把麻绳准备好,把神偶紧紧捆缚起来,从大殿拖进轿里,又从轿里拖到路上,拖拖扯扯,你争我夺,各不相让,非把它拖得断手折足,掉耳缺鼻不罢休!
揭阳阳美火把节
揭阳磐东镇乔林舞火龙
乔林烟花火龙(俗称“烧龙”)是乔林乡的一项传统的迎春民俗活动,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乔林烟花火龙包括“游龙”、“舞龙”、“烧龙”。
按其传统习俗,每年农历十二月就开始扎龙,次年正月初一起,便有游龙、舞龙活动,至初六便对“龙”进行“武装”,安插烟火,正月初十晚燃放烟花火龙是春节活动的高潮。
澄海、潮州游灯祈福
每年正月初六后,澄海、潮州的一些村社便轮番闹起“灯节”,游灯当夜,各村社都出动锣鼓班、标旗队以及化妆文艺队伍,乡民们家家户户都提着灯笼游灯祈求新年五谷丰登、合众平安,烟花、鞭炮、灯火、火焰各种火光交织,五彩夺目精彩壮观,由于游灯时间恰逢情人节附近,游灯也成了情侣约会的浪漫活动。
其中较为出名的是澄海隆都后埔乡正月十三晚,澄海溪南镇南砂乡正月十九晚,潮州磷溪镇溪口村“游蔗灯”正月十六。
普宁南溪镇“跳火墩”
普宁梅塘镇“耍老爷”
而这只是前奏,出了南门后,“耍老爷”的重点对准大王爷、二王爷、三王爷。三位神明被数不清的后生团团围住,被数不清的手扶着往天上抛,掉下来接住后继续抛;若掉下来没接住,“老爷”就直接被砸到地上。神像上脱落的木块、残骸被村民们请回家中供奉,以保平安。
营老爷让潮汕人
带着乐观的心态去生活
知晓因果报应,心怀敬畏感恩
世间千般难事,都抵不过一句
“老爷保号”
爆料/投稿
【推荐阅读】
又现一刀切?个人电动车只出不进!广东又一高校禁止电动车引热议!
关键词回复
【买】海量单身舍友等你来撩!【卖】帮单身舍友脱单,就靠你了!